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利润)
用友软件官网小编今天要给各位会计朋友分享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利润进行相关解读,希望能够解决你现在面临的财务软件问题!
本文目录:
进销存成本计算方法的公式
一般进销存成本计算方法分为三种:平均法、先入先出法、最终购买单价法。
举例说明:第一次购买10个商品,每个10元;第二次购买10个,每个20元,那么卖出15个的成本单价计算方法即是:
1、平均法:(10*10+10*20)/20=15元
2、先入先出法:{10*10+(15-10)*20}/15=13.33333元
3、最终购买单价法:20元
进销存软件的加减平均法
进销存软件采用的都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参考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
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
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进销存核算方法
其实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品种法、订单法、分步法”。这三种方法可以核算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成本。
但如果进销存数据不规范,这三种方法都卡住了。
不得不返过来规范进销存数据。
先是规范单据设置。
首先要弄清楚有哪些单据是计入产品成本的?有哪些单据是费用领用的。
很多公司辅料领用,是使用费用性单据的,按部门属性计入制造费用。(或是管理费用等。)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单据,如工单领料单、退料单、补料单。(补料单,是超过正常生产工单的领料用量,则使用补料单,增加生产成本。)
然后,是规范仓位。
很多中小企业,是没有设置车间仓位的。(车间仓位,是统计仓库发料到车间,扣除完工产品用料后的材料结存。)
核算车间仓库存金额,核对材料成本结转有很大帮助,可以验证成本结转的准确性。(一般是在制产品不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那车间仓库存金额与生产成本科目余额是一致的,这样便于核对。)
所以,车间仓设置对检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很重要。
发出委托加工材料仓位设置。
用于统计仓库发给加工商多少材料,扣除加工回来的半成品用料,材料结存即是寄存在加工商的存货。
首先,加工前材料编号与加工后半成品编号,要有对应关系。
这样,就便于核算加工后的材料成本扣除。
最后,是处理进销存数据异常。
负库存。
要查明引起负库存的原因是什么?通常系统核算进销存数据,是根据审核日期来记账的。
如果领料单与入库单的审核逻辑不符时,比如A物料,期初库存5个,月末31号,发料10个,入库10个,按理说是不会引起负库存的。但仓库先是审核了发料单,入库单据在次月才审核。
则月末,核算进销存数据时,就出现负5个。
单价为空。
引起月末加权平均单价异常。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历史原因,进销存数据里,很多是没有单价的。
当期初为负库存、且单价为空。则计算出来的月末加权单价通常会虚高(为什么会虚高,自己想一想)。
所以,材料单价的维护要及时,从采购环节开始维护。对账环节,再一次检查系统单价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进销存单价数据准确。
象过河进销存软件成本价格的算法是按照什么来算的?
生财宝用的是移动加权平均算法,这种方法是最精确的。
额~~你说的是象过河啊 不好意思 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关于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和进销存软件用什么成本法计算利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可在文章下方评论,或者添加客服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www.bjufida.com立场。
本文系站长在各大网络中收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