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固定资产的采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在固定资产采购的管理中,如何进行固定资产审核,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出发,详细介绍固定资产审核的相关内容。
第一维度:审核的目的固定资产审核的目的在于:确保固定资产采购的合规性、合理性,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审核过程中,要认真核对单据、询问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进行核对等多个环节。
首先,核对单据是固定资产审核的基础。在核对单据时,应确保各项内容的准确无误,如采购合同、发票、运输单据等。而针对有问题的单据,审核人员要及时与采购人员核实情况,并对问题进行记录,防止问题拖延到后续审核环节。
第二维度:审核的程序在审批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审核程序进行。具体来说,审核程序包括了:审核前准备、审核、审批等环节。审核前准备是指审核前需要检查的验收标准、合同等说明,审核环节是审核人员具体审单的过程,审批环节则需要领导或者签字人的审批。
审核部门应定期更新审核程序,加强对审核条款的宣传教育,提升审核程序的制定和执行的严谨性,防止不合规的情况出现。
第三维度:审核的对象审核的对象包括采购方案、单据、支付和财务凭证等;
采购方案方面,要求有完整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流程,并且能够明确采购的目的和金额等信息;
单据方面,要求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合同、付款证明等单据齐全,其中发票和合同必须一致;
支付和财务凭证方面,要求支付和财务凭证完整,能够清晰的反映资产采购情况。同时,要保证资产采购的支出合理性,避免出现“暗箱操作(透支) ”的业务行为。
第四维度:审核的时效性时效性是固定资产采购审核的核心要求之一。在通过审核后,审核部门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及时反馈,避免由于时间延误带来的资金风险。同时,在签署合同后,应及时备案和保存重要单据,以避免因为文件丢失而导致审核流程跨度时间不定,于企业的成本产生不必要的增加。
企业涉及投资性资产及大宗财物前先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完成登记后,企业财务部门就可以进行资产管理。并且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执行采购方案、审核流程,完善相关标准,并且在经验中总结和推广经验成果,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更好地满足管理需要。
第五维度:审核的结果固定资产审核的结果应当是一系列资产采购的审核报告和清单,以及资产的登记证明。
审核报告,一是规范了管理流程,做了详细的操作和验收记录;二是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了多处问题,提早预警采购风险。
登记证明是落地的产物,证明了固定资产采购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正常资产采购审核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且在审核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工作标准。固定资产的审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必须要严格执行审核流程,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www.bjufida.com立场。
本文系站长在各大网络中收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